工作安排的六個步驟
來源:本站 發布時間:2022-12-09 已訪問:16 次
安排工作,需要遵循六個基本步驟(尤其是第五步,經常被忽略),否則,就會出現管理失控。除了必要的步驟之外,管理者在安排工作之前,還要進行六點前提性思考,同時,還要注意每個步驟的意義和價值。1. 適當:壓擔子可以,但不能超過能力太多,否則,下級就會認為,反正無論怎么干都完不成,索性就不干了。2. 可控:要想避免管理失控,必須有過程檢查。說檢查而不檢查,就沒人關注結果了。要確保進度、質量、均衡、協作、改進等五個方面都在掌控之中。3. 帶責:責權利對等,這是基本常識。但是,往往下級在領受任務的時候,要的是權力,要的是利益,淡化的是責任。安排工作時,要把責任強調一下。4. 整體:要有大局觀和整體概念,上級不是只有一個下級,他也不是只有一項工作。上級要做好平衡,避免鞭打快牛,失去公平。5. 信任:既然交給他去做,就不要干擾他的指揮或操作,充分信任下屬。否則,就會降低他在同事中的威望。6. 考績:無論如何,上級都要有強烈的結果意識,告知下級你要的結果是什么,同時,如何評估結果,也要想清楚。1. 解釋工作的重要性:上下級因為不在一個層面,對同一問題的認識存在較大差異,因此,上下級必須統一思想,達成共識,形成共鳴。2. 說明上級的要求:明確提出要求,設定具體標準,以此作為工作檢查的依據和考核的標準。3. 界定職權范圍:什么能干,什么不能干,必須明確說明,不能越權行事。因為越權之后,上級就要去救火、去善后。4. 協商最后限期:就完成任務的日期進行磋商,但上級也要清楚,有些日期是不可談的,視情況而定。5. 聽聽對方的反應:前四個步驟,基本上是上級在主導,下級是否完全理解,需要上級進一步確認和澄清。6. 跟蹤控制:商定糾偏措施,比如下級拿不準的時候可以來請教上級。上級與下級約定溝通時間,以避免出現趕工現象。正因為上級作了六點前提性思考,才有了六個步驟的安排,也正因為認識到了每個步驟的意義和價值,才不會厚此薄彼。請惠存下圖。
總之,安排工作的時候要“視險而估,量力而行”,先評估風險,然后,根據對下級成熟度(心理上和工作上都需要成熟)的判斷,決定把工作委派給誰。